$258歎10安士牛扒餐 |
聽說,巴黎有一著名扒房Relais de Venise L'Entrecote,自1959年開業以來,只供應沙律、薯條和牛扒;沒有生蠔沒有鵝肝沒有羊架,只有沙律、薯條和牛扒。廚師的想法簡單:每個人都是冒牛扒之名而來,只要牛扒做得好,為甚麼要花心思在其他食物上?Relais de Venise L'Entrecote在法國的三間分店,每間人頭湧湧,這裏不設訂位,為了吃得乖乖排隊……有一年冬天,La Vache!主廚Tony Ferreira為了吃他們的牛扒,在冰冷的雪地排了45分鐘,吃過之後,他決定要將此概念引入香港。
從來,法式扒房是高尚富貴的標記。回顧歷史,本港六、七十年代大多以法國菜為主導,跑馬地Amigo、半島Gaddi's,都代表着一種優越感、是一種身份象徵。紅白色格仔枱布、情調浪漫的環境、穿西裝的侍應殷勤地端來牛扒,這一切都是奢侈享受。“It is the past.”法式扒房La Vache!主廚Tony Ferreira如是說。吃過Relais de Venise L'Entrecote之後,他深信,專注才能做到最好,所以餐廳主菜只有一款Prime肉眼扒,沒有任何花巧,換來是你我都消費得起的價錢。
事實上,在香港首先引入「獨沽一味」法式餐飲概念,並非La Vache!。1993年開設、位於銅鑼灣的W's Entrecote(法式牛扒屋),最初開店時也只是賣一款肉眼扒,但現在亦提供鵝肝、羊架等菜式,與此概念大相逕庭。「中上環不乏高級扒房,由蘭桂坊行到上環至少十間。當人人談起食物好、服務好,而且價錢實惠的扒房,希望他們會想起我們。」Tony是中葡混血兒,今年30歲,曾隨法籍名廚Laurent Tourondel在本港首家意式扒房Bistecca及Manzo任職。
事實上,在香港首先引入「獨沽一味」法式餐飲概念,並非La Vache!。1993年開設、位於銅鑼灣的W's Entrecote(法式牛扒屋),最初開店時也只是賣一款肉眼扒,但現在亦提供鵝肝、羊架等菜式,與此概念大相逕庭。「中上環不乏高級扒房,由蘭桂坊行到上環至少十間。當人人談起食物好、服務好,而且價錢實惠的扒房,希望他們會想起我們。」Tony是中葡混血兒,今年30歲,曾隨法籍名廚Laurent Tourondel在本港首家意式扒房Bistecca及Manzo任職。
全店沒有餐牌,一坐下,食客只需向侍應點幾成熟便可。二百多元的steak frites套餐包括10安士美國Prime級肉眼扒、薯條、法國麵包和核桃牛油生菜沙律。主角牛扒是用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、十安士重的Prime級肉眼扒,事前先用胡椒、鹽醃半小時,令肉質稍為鬆軟,再將牛油直接搽勻牛扒兩面,外皮燒起來才會香脆。見Tony夾起已醃好的牛扒放在坑紋鐵爐上,不消一會,再轉為反方向,其中一邊已被爐面烤出網狀的焦黑紋路。「牛扒只能翻一次,通常我們會建議客人食到五成熟,燒約兩分半鐘,牛扒表面會快速煎熟,留下濃厚的明火肉香。」
不設訂位 5人以上才可入座
牛扒主要由西冷前端(top of sirloin)、脂肪及肌肉(cap muscle)組成,燒後需要切成一塊塊,並將中間的脂肪去掉。每晚八時是餐廳最繁忙的時間,約三呎多長的爐面同一時間要應付超過50件肉眼扒,雖然餐廳不設訂位且要5位以上客人才歡迎入座,不少食客望門輕嘆,但牛扒仍能日賣約200塊,可見其受歡迎程度,皆因$258這個價錢在中環蘇豪區有點匪夷所思。我直截了當問Tony其經營之道,「我們集團多年來都用固定的批發商,食物價錢有時會浮動,但我們不會因為其加價而轉換,七、八年間建立一定關係,供貨穩定,批發價也較公道,定位自然有競爭力。」做得專,所以做得精。法國人有一句名言:「牛油是無可代替。」店內用來炸薯條和燒牛扒的清牛油,是每日用20公斤牛脂肪,花八小時煉成,成份天然無加雜質;沙律內的蘿蔔、紅菜葉等均從本地農場購入,配上芥末醬,新鮮爽嫩;拌牛扒的醬汁經特別調配,以荷蘭汁作基調,用白蘭地、白酒醋、白酒及蛋黃等自家打成,見微知著,已見對路。牛扒上枱時,先端出約三份之二的份量在碟上,餘下的便會原碟放在特製的不銹鋼架上,以燃點着的蠟燭保持溫度。主餐以外,每日還有八、九款甜品供應,甜品陳列在四層高餐車上,讓客人自行選擇。最特別是餐廳找來波爾多的酒莊,釀製自家Label的波爾多2011年紅酒,果酸味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