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

手製家鄉涼果

手製家鄉涼果

4,992
Initial ImagePlay Button Image

那時仍是外國糖果未普及的年代。兒時我家附近有輛長長的木頭車,上面蓋着玻璃趟門,擺着各式各樣的蜜餞涼果,五顏六色、七彩繽紛。我雙眼被吸引得溜溜地 轉,好奇地指着一格一格打探是甚麼東西,阿伯總是低下頭親切地來問我要不要試吃,那是我對他的最深印象。今天識途老馬不多,涼果車仔檔在香港街邊窄巷難 尋,為了減低生產成本,涼果大多已在內地大量製造,可幸是仍有人堅持手做涼果,讓人重拾這段有情歲月。
記者:何嘉茵
攝影:潘志恆、黃子偉

擺檔四十八年 由天星被迫入冷巷

這是一個老頭與木頭車的故事。
採訪當天,尖沙嘴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四度。除了 下雨天外,他每日都推着涼果木頭車在街頭擺賣。他的裝束份外注目──短褲短襪、腳踏拖鞋、經常戴着太陽眼鏡,就算是這身輕便裝束,在高溫下亦難免汗流狹 背,背脊冒起豆大汗珠。「我喺呢區賣涼果賣咗四十八年,最初喺天星碼頭及彌敦道一帶,之後越管越嚴,𠵱家更被迫入冷巷,其實我都係搵兩餐啫!」
他 的名字叫林國洲,今年七十歲,潮州人,說話很爽直,是典型的潮州怒漢。他的「小店」在厚福街的馬路口,下午才開檔,日開六小時。林伯的涼果雖只得十多款, 乾濕都有,勝在大部份都是自家製,每次小量製作,賣完再做,保持新鮮,吃起來甘之如飴。「大部份涼果係我一手一腳自己醃,粒粒過手,冇加味精,𠵱家大陸 做嘅涼果,只會用成本兩蚊嘅糖精,食得多會食壞人,我用嘅係百分百砂糖,食完喉嚨會好舒服,唔會得個死甜。我哋檔口開支小,又唔係諗住賺大錢,仲可以講良 心。」

價錢:不分種類,每小包$20
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鄉,當地人愛把剩餘的水果醃製曬乾,做成潤喉清熱的涼果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大批潮汕移民到港,人群聚集,小吃攤販,紛紛進駐,涼果車 仔檔便因此而生。「我老竇以前喺鄉下做開涼果,呢門手藝都係跟佢學,以前香港做涼果搵到吓食,一大包賣一毫、小包賣斗零(五仙),積少成多,我都係靠佢養 大四個仔女。」趟開木頭車上的玻璃趟門,原粒涼果可以任試,左夾右夾,以小小雞皮紙袋盛着,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。日積月累,林國洲亦儲到一班熟客。「我個 仔試過幫手頂檔,好多熟客唔敢走過嚟,我企喺度先有生意。雖然要日曬雨淋,但呢種舊嘢唔做就冇,希望可以做到百年歸老吧!」

林伯涼果 尖沙嘴厚福街街口(許留山旁)

有牌也要低調

和林國洲做訪問很難,除了不時要「走鬼」避開駛入的貨車,剛開始還未熟絡時問他問題,十居其九的答案都是:「你唔使知咁多,求其介紹吓影幾張相咪得囉!一 陣間太多人圍住我架車,被人投訴阻街,又被食環署罰錢啦!」事實上,像他領有流動牌照的小販,雖是合法地以流動方式販賣,但擺賣地方受到不少限制,很容易 被食環署以妨礙公眾地方秩序或衞生為由檢控。
據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顯示,截至去年底,全港有四百五十五個流動小販牌照。七十年代起政府停止發出新牌,政策不容許「繼承」或「轉讓」流動小販牌照,加上經營日趨困難,令涼果車漸漸式微。

寸嘴薑王 正宗古方製法

做涼果,有人默默留守街頭,也有人由街頭做到入舖。在銅鑼灣霎西街,有間約一百呎像士多的小店,如果不是門口放了一排排裝滿涼果的玻璃罌,也不知道它是一間涼果店。
問 老闆叫甚麼名字,他冷冷指着舖上的招牌,並說:「叫我阿盧得啦!」別人可能覺得他寸嘴,但他一副有麝自然香態度,唔憂做!「我講多無謂,你試吓就知,絕對 係真材實料。」說罷,他夾起一片啡黃色的辣冬薑着我一試。我只是咬了一小口,濃烈的薑味便立即滲出,辣到連呼大氣,眼淚亦差點湧出。「你後生女唔識食,薑 越辣功效越好,咁先係寶,平日食可以驅風,化痰止咳,坐船坐車暈車浪最啱!」他自認是薑王,寸嘴得起只因多年來親手做冬薑,做到冇渣,辣度勁,其中以野生 老薑做的辣薑,連蘇施黃亦是粉絲之一。「我夠膽講全港識做呢樣老嘢(冬薑)冇幾多個人,我做嘅係古老味道,你喺第二度唔會搵到,好似外面嘉應子通常都係濕 𣲷𣲷,我就做到表面乾爽,呢啲先係正宗古方。」他招積地說。

阿盧是潮州人,鄉下有果園,所以從小便學做涼果,幾十年前在灣仔國泰戲院門口推車仔賣涼果,一賣便廿年。以前戲院生意蓬勃,多戲院觀眾幫襯,賺了不少錢, 便搬入舖賣涼果。「以前社會大家守望相助,每次開檔都有人自動讓位,唔同𠵱家經常要走鬼,做小販好難生存。」涼果亦逃不過時代的巨輪,店子高峯期有超過 五十多款涼果選擇,招牌作冬薑都有十多款,至今卻只剩下四五款,「𠵱家少人食嘛!做多幾年就退休,我舖頭冇門面冇裝修,自由行唔會睇得上我呢啲舖仔,我 係做食物,唔係賣門面,都係留番畀識貨之人。」


阿盧涼果屋 銅鑼灣霎西街17號地下

涼果為甚麼叫「口立濕」?

涼果,又稱為「口立濕」,究其原因,一說因具有生津的作用,見到便會「流口水」。另一說法是從「垃雜」而來,因涼果不屬正餐,大多是在無聊時才吃的食物, 所以原稱為「口垃雜」,叫多了不順口,便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「口立濕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